用英文表達常見商業概念
這周在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上讀到一篇跟台灣有關文章覺得好興奮, 興奮的是我看到好多在商業週刊上常出現的商業概念在英文裡要怎麼說, 整理如下面兩張圖
這篇文章在講近期台灣公司在中國的優勢跟面臨的挑戰
值得記下來的單字跟句子很多, 以下先分享四個我滿喜歡的概念
#軟實力英文怎麼講
🎈 Taiwanese firms which want to succeed in China may need to “ride on Taiwan’s soft power”
台灣公司在大陸想成功需要”憑藉軟實力”, 讀這段話的時候我有種 “aha! 原來是這樣講!” 的感覺~
“實力”這個字中文一天到晚用, 但其實在英文並沒有直接對應的字, 需要看情境翻譯
在這裡”軟實力”經濟學人用的是 ”soft power (軟的力量)”, 不過如果想講一個人在某方面很有實力, power(力量)這個字沒辦法直接搬過去用
可以換個方式說
👉 Be good at ___ : 擅長做某事
👉 excel at ___ : 很擅長做某事
我注意到憑藉著軟實力的”憑藉”這裡用的是”ride on” 這個字, 有種騎在上面所以可以駕馭他的感覺~
#先行者優勢英文怎麼講
🎈 Taiwan “enjoyed a first-mover advantage” in manufacturing
台灣製造業”享有先行者優勢”
看到 ”first-mover advantage(先移動者優勢)”, 瞬間我就懂他是中文講”先行者優勢”的意思, 也就是搶先佔有某個市場而產生後來的競爭者無法有的競爭優勢
從中文出發還真不知道”先行者優勢”該怎麼翻比較好, 所以現在看到就趕快記起來XD
“享有/擁有”先行者優勢英文用的動詞是"enjoy", 一般我好像比較習慣"enjoy"用在歡樂輕鬆的場景, 像是:
👉 請對方享用食物: enjoy your meal
👉 祝對方周末愉快: enjoy your weekend
現在才知道enjoy也可以用在這麼硬的情境裡~
#領導階層斷層英文怎麼講
🎈 “Impending leadership vacuum” has made Taiwanese owners cautious about big outlays
越來越 “迫切的領導人才斷層” 問題讓台灣公司對於大筆投資趨於保守
我讀了 “leadership vacuum” 就秒懂是”領導人才斷層”的意思, “vacuum”的意思是”真空”, 在這裡拿來描述”人才斷層”的現象
我覺得這個字也用得好棒好生動, 如果不跟我講也絕對想不到是這樣翻譯~
#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英文怎麼講
🎈 Young Taiwanese are reluctant to “take on the often thankless task of running Chinese factories”.
台灣年輕一輩很抗拒 “接下管理中國工廠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我讀到這段的時候突然有點想笑, 原來英文也有”吃力不討好”的概念, 就是用thankless(沒有感謝的)”這個形容詞, 簡單但卻很精準XD
接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動詞用的是”take on”
“take on” 查字典的話有爆多意思, 不過我只會記我會用的意思, 也就是這裡的”承接某個工作或責任”的意思, 沒辦法因為人生要記的東西實在太多了XD